顯示具有 徵費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徵費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多 數 支 持 擴 膠 袋 徵 費 範 圍

( 星 島 日 報 報 道 ) 當 局 建 議 擴 大 膠 袋 徵 費 至 全 港 所 有 商 戶 , 平 口 膠 袋 及 不 織 布 袋 亦 要 收 費 , 有 關 公 眾 諮 詢 昨 結 束 , 收 到 逾 千 份 意 見 書 , 多 數 支 持 擴 大 膠 袋 徵 費 , 當 局 今 年 內 會 向 立 法 會 匯 報 諮 詢 結 果 。 環 境 局 局 長 邱 騰 華 指 , 會 研 究 膠 袋 稅 未 來 的 豁 免 細 節 及 收 費 方 式 , 取 得 共 識 後 盡 快 立 法 。 但 有 調 查 反 映 , 首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成 效 不 彰 , 且 膠 袋 稅 應 續 繳 庫 房 。
政 府 ○ 九 年 七 月 實 施 首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, 涵 蓋 約 三 千 間 大 型 連 鎖 零 售 店 , 環 境 局 今 年 五 月 建 議 擴 大 徵 費 計 畫 , 至 全 港 六 萬 間 零 售 店 。 為 期 三 個 月 的 第 二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公 眾 諮 詢 昨 結 束 , 環 境 局 局 長 邱 騰 華 表 示 , 至 今 接 獲 超 過 一 千 份 意 見 書 , 大 部 分 認 為 首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計 畫 有 成 效 , 支 持 擴 大 計 畫 , 「 如 果 市 民 普 遍 認 為 這 方 式 行 之 有 效 , 而 自 己 願 意 作 出 改 變 , 相 信 第 二 期 工 作 較 容 易 , 當 然 市 民 會 認 為 某 情 況 需 要 有 豁 免 , 如 涉 及 食 物 安 全 及 缳 生 等 , 但 除 此 以 外 市 民 整 體 是 支 持 的 」 。
根 據 諮 詢 文 件 , 過 往 獲 豁 免 的 平 頭 膠 袋 , 以 及 不 織 布 袋 亦 納 入 收 費 範 圍 , 只 有 直 接 盛 載 新 鮮 食 物 等 濕 貨 可 獲 豁 免 。 至 於 每 個 膠 袋 所 收 取 的 五 毫 , 會 由 現 時 上 繳 政 府 , 改 為 歸 商 戶 所 有 。
但 綠 長 青 環 保 協 進 會 與 港 大 及 理 大 學 生 組 成 的 研 究 小 組 , 上 兩 個 月 訪 問 三 百 五 十 名 市 民 及 九 龍 城 區 五 十 個 小 商 戶 , 發 現 自 推 行 首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計 畫 , 市 民 的 膠 袋 使 用 量 只 減 少 一 成 五 , 遠 低 於 當 局 稱 由 登 記 零 售 商 派 發 的 塑 膠 購 物 袋 大 減 九 成 的 數 量 。 受 訪 市 民 及 商 戶 對 膠 袋 徵 費 亦 有 歧 見 , 近 八 成 市 民 支 持 擴 大 徵 費 範 圍 , 但 只 得 五 成 多 商 戶 支 持 ; 七 成 半 市 民 認 為 徵 費 應 上 繳 政 府 , 同 意 由 商 戶 收 取 的 僅 四 成 多 。
小 組 建 議 由 膠 袋 源 頭 覑 手 , 由 政 府 向 膠 袋 製 造 廠 徵 稅 , 收 益 用 作 環 保 教 育 用 途 。
另 民 主 黨 本 月 亦 以 電 話 訪 問 約 五 百 位 市 民 , 約 三 成 人 認 為 首 階 段 膠 袋 徵 費 計 畫 不 成 功 , 更 有 四 成 人 反 對 擴 大 膠 袋 徵 費 範 圍 。 調 查 亦 顯 示 , 市 民 傾 向 將 徵 費 上 繳 政 府 , 獲 六 成 半 人 支 持 。
該 黨 認 為 , 由 零 售 商 保 留 徵 費 可 減 低 商 戶 的 行 政 費 用 , 但 為 免 商 戶 濫 收 金 錢 或 濫 發 膠 袋 , 政 府 須 建 立 一 個 完 善 的 監 察 制 度 , 加 強 巡 查 及 監 察 。
邱 騰 華 指 , 當 局 下 一 步 會 研 究 豁 免 範 圍 細 節 及 如 何 收 費 , 至 於 何 時 立 法 , 他 相 信 須 與 不 同 界 別 討 論 , 在 取 得 共 識 後 , 盡 快 進 行 。 當 局 會 繼 續 宣 傳 , 鼓 勵 巿 民 自 備 購 物 袋 。

(星島日報)

2011/8/17



Tel : 2343 0030    Fax : 2763 0484

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

太陽民調:炮製環保災難膠袋稅失敗

港府第二階段諮詢膠袋徵費之際,塑料袋業界近日公布調查發現,實施膠袋徵費至今兩年,塑料袋業用於製 造膠袋類產品的膠料數量竟不跌反升,但港府仍計劃擴大徵費範圍。「東方報業民意調查」顯示,大部分受訪者指膠袋徵費措施擾民、成效低,港府應盡早撤回,市 民又斥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能力不足,毫無建樹,環保政策只識向市民開刀。
香 港塑料袋業廠商會今年六月向一百間膠袋生產商及會員派發問卷,結果顯示,自○九年推行膠袋徵費至今,不織布袋及垃圾袋增加用量分別高達九成六及六成三,令 整體塑膠原料使用量較○九年增加兩成七。商會解釋,俗稱「環保袋」的不織布袋對環境污染較背心袋及手挽袋更嚴重,同一大小的不織布袋比背心膠袋用膠量多出 三十至五十倍。

未來僅豁免食物包裝

第一階段膠袋徵費未能減少塑料用量,但港府仍一意孤行,有意將膠袋徵費計劃擴大至全港六萬個零售點,並建議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只豁免食物包裝,其餘塑膠購物袋,包括不織布袋及平口袋將納入規管範圍。
「東方報業民意調查」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,成功訪問二百六十四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,結果顯示,四成七受訪者表示,自膠袋徵費實施後,家中無用的不織布袋愈儲愈多;兩成二稱購買垃圾袋的數量較以前多;兩成一則指商戶濫發不織布袋。
背心袋及穿孔袋用量因徵費下跌,但不受規管的不織布袋、垃圾袋及預製膠袋的生產量卻激增,令整體塑料用量不跌反升,三成四受訪者批評港府環保政策太多漏洞;三成指措施成效存疑;兩成八認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。

商戶免上報成效存疑

對 於港府為減少不織布袋濫用情況,建議在第二階段將不織布袋納入規管,三成三受訪者直斥港府環保政策失敗,只識向市民開刀;兩成八不滿港府無檢討政策失敗原 因,愈踩愈深。港府計劃擴大徵費範圍,但同時建議商戶日後毋須上報,三成六質疑日後難以監察成效;兩成七認為此舉令徵費名存實亡;另兩成七狠批政策自相矛 盾。
調查亦顯示,大部分受訪者不認同膠袋徵費措施,三成四認為措施弄巧反拙,好心做壞事;兩成六更認為,措施無助減少塑膠用量,當局應該撤回;兩成四斥措施擾民,成效低。
此外,三成七受訪者認為,環保政策最大問題是膠袋回收系統不完善;三成指欠缺支援綠色市場;兩成八稱教育宣傳不足。對於多項環保政策失敗,三成四受訪者直指邱騰華不勝任環保工作;兩成七斥他能力不足,政策亂龍;兩成二更形容他毫無建樹。
綜觀情況,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港府環保政策漏洞多,成效更未如理想,為市民添煩添亂。



不少展覽及大型活動轉而向市民派發不織布袋。


(太陽日報)


Tel : 2343 0030    Fax : 2763 0484

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

不織布袋擬徵費防濫用

不織布袋擬徵費防濫用

 
【本報訊】塑料袋業踢爆港府實施膠袋徵費後,不織布袋及垃圾袋量暴升,好心 做壞事。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承認,棄置於堆填區的不織布袋量於徵費後激增近八成至一千七百多萬個,但佔整體垃圾量約百分之零點四。當局公眾諮詢膠袋徵費擴展至全港商戶,包括嚴格執行不織布袋納入徵費範圍以防濫用。

邱 騰華昨於電台節目指,不織布袋的製造及售賣增多並不出奇,因為計劃中一些不受規管的商戶會向顧客免費派發,最重要有否濫用情況。他承認,膠袋徵費實施後, 不織布袋在堆填區的數量由○九年中的九百八十八萬個,增至去年中的一千七百七十四萬個,增幅近八成,約佔堆填區膠袋總量四十二億個的約百分之零點四。

(東方日報)


Tel : 2343 0030    Fax : 2763 0484

環保袋徵費倡加至5元

  • 不少時裝店會向顧客派發環保袋代替膠袋,不過部分顧客指這些不織布袋通常只得一個尺碼,如購物數量不多,可能造成浪費。(尹錦恩攝)放大圖片不少時裝店會向顧客派發環保袋代替膠袋,不過部分顧客指這些不織布袋通常只得一個尺碼,如購物數量不多,可能造成浪費。(尹錦恩攝)


【明報專訊】針對膠袋徵費實施後,市民轉移濫用環保袋問題,環境局長邱騰華昨回應表示,正諮詢市民意見是否將俗稱環保袋的不織布袋納入計劃,每個徵 5毫。但環保團體認為,2009年實施的5毫徵費已落後於通脹,針對質量較膠袋佳的環保袋更應加碼徵費,如每個環保袋徵費最少5元,才能改變商店濫派情 况。
本報昨報道,去年棄置在堆填區的環保袋有1774萬個,較政府於09年徵收膠袋費前的988萬個,急升八成,反映濫用環保袋情况嚴重。環境局長邱騰華昨接受電台訪問時回應表示,徵費初期已預見問題,又指「多了並不出奇」。
政府持開放態度
政府消息稱,當局對環保袋徵費金額持開放態度,若市民認為濫派環保袋問題嚴重,政府在諮詢期間收集意見後,會研究是否調整金額。但消息人士指出,棄置在堆填區的環保袋數量始終佔小數,若可透過教育,令市民減少索取環保袋,未必需要增加徵費。
現時首階段徵費已包括在超市、便利店和化妝護理店派的環保袋,但不包括時裝店和鞋店派發的環保袋,亦豁免每個售價5元或以上的環保袋毋須徵費。
為堵塞濫派環保袋的漏洞,消息人士稱,今次諮詢除包括擴大膠袋徵費範圍至全港零售業界外,亦諮詢徵費的膠袋定義是否擴至平頭膠袋及環保袋等,「是否應一視同仁,所有以塑膠製造的膠袋都應徵費0.5元?」
綠 色力量、綠領行動及地球之友均表示,徵費0.5元不足以降低市民領取環保袋的意欲。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,應盡快推行下階段徵費,涵蓋全港零售業界, 然後應即時檢討徵費金額是否仍有效減少濫派膠袋及環保袋。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認為,一般環保袋的成本遠超0.5元,若政府一視同仁,向所有購物膠袋 徵收0.5元,相信無助改變濫派情况。

(蘋果日報)

Tel : 2343 0030    Fax : 2763 0484

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

徵費毋須上繳 有彈有讚 膠袋徵費擬擴全港零售店

徵費毋須上繳 有彈有讚 膠袋徵費擬擴全港零售店
香港商報訊】記者周偉立、黃燕儀報道:政府計劃推行第二階段膠袋徵費,建議擴大膠袋徵費至全港6萬個零售店, 無手挽的平頭膠袋亦要收費每個5毫,但用來盛載新鮮食物的膠袋則可獲豁免。建議最「特別」之處,便是膠袋徵費毋須上繳庫房,理由是可減低當局及中小企的行 政負擔。有關建議將諮詢公眾3個月,預料最快可於2013年實施。多個環保團體「齊聲」歡迎,但擔心監察有困難。有議員促請當局增派人手抽查,加強檢控。
    平頭袋亦收費 裝新鮮食物豁免
    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午解釋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建議時指出,自09年7月推出計劃以來,登記零售商減少派發膠袋數量達九成,由逾6億個減少至約 1億個,首年徵費2550萬元,較預計的2億元為少,可見計劃成功減少了膠袋的使用量;但未有膠袋徵費的地方,整體的膠袋數目由40多億個上升了約6%, 因此計劃推行第二階段徵費,將膠袋徵費擴展到全香港6萬個零售店。
    目前膠袋徵費主要涵蓋約3100間大型連鎖超巿、便利店和個人衛生及美容產品零售店,政府建議擴展至所有零售商,不論其規模大小,售賣食物及濕貨店可獲豁免,徵費維持在每個5毫,原本獲豁免無手挽的平頭膠袋亦要收費。
    詢眾3個月最快后年實施
    邱騰華稱,過往因應徵費「上繳」,當局每年要處理25萬份報表,考慮到行政成本和小商戶無電腦及相關技術,建議是次商戶收到的膠袋徵費,毋須上繳政府。
    邱騰華表示,日后如果毋須上繳,當局會加強抽查及透過舉報等途徑,確保商戶有徵收費用。至於是否繼續沿用目前的檢控方式,或以定額罰款取 代,則要徵詢律政司意見,當局相信立例禁止免費派膠袋或以回贈方式退回徵費,足以監管,有關建議會諮詢公眾3個月,預料最快可於2013年實施。
    邱騰華指,實施膠袋徵費計劃后,紙袋及環保袋的弃置量只是微升,有關數量亦只及膠袋弃置量的0.4%。
政府無具體定案廣納眾意
    環保署補充,當局會參考其他有徵收膠袋稅的地區,包括內地、台灣和愛爾蘭,唯一考慮有豁免的是盛載新鮮食物的膠袋,考慮到衛生問題,預先包 裝的新鮮產品的膠袋亦可獲豁免,但用以盛載蔬菜、冷、熱熟食就不可有預先包裝。發言人指,政府目前對有關細節未有具體的定案,會在諮詢期間收集更多意見。
    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支持當局的建議,但認為政府應該訂明禁止商戶免費或以低於5毫向市民派膠袋,當局亦應該成立巡察隊,突擊檢查商店;綠領行動總干事何漢威亦贊成擴大計劃範圍,又認為平口膠袋徵費,有助減少現時消費者濫取這類膠袋的情况。
    議員促增抽查加強檢控
    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歡迎擴展徵稅計劃,但擔心毋須上繳膠袋費,可能造成法例漏洞,商戶未必會收費甚至會回贈款額予消費者,達不 到計劃的目的,促請當局增派人手抽查及加強檢控;另一名委員李永達則擔心,當局無足夠人手監察徵費,最終只能間中抽查或倚靠商店自律,質疑計劃成效。
    另外,有商戶同意應該設膠袋徵費毋須「上繳」,否則中小企要記錄膠袋數量將造成好大負擔;但亦有居民直指是「屎橋」,令商戶有更多彈性「處理」膠袋,根本達不到減少膠袋使用的目標。

(香港商報)


Tel : 2343 0030    Fax : 2763 0484